主页 > 餐饮资讯 > 行业资讯 >

餐饮十年|食安事件屡现,监管部门重视倒逼商家改进

2022-03-08

【编者按】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外卖小哥奔波的身影,到了饭点儿,办公室白领动动手指,送餐上门;如果去饭店吃饭,在座位上便可智能扫码点餐、结账;在“明厨亮灶”环境下,你能看厨师如何烹制出一道美味佳肴;运气好的话,把饭菜端上桌的是送餐机器人……这些是当前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场景。

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智能时代,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的原始动力,均离不开互联网这只手。纵观餐饮业近十年的质变,智能化、规范化、网红化等趋势已蔚然成风,暗合时代变迁轨迹。

餐饮行业换道升级的同时,食品安全事件一直频发。归结起来,餐饮行业的问题,重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餐饮十年|食安事件屡现,监管部门重视倒逼商家改进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一、人员:员工招聘“零门槛”,无需健康证,人员培训不到位。

许多餐饮企业在人员招聘时,自降门槛,入职的工作人员在没有健康证的情况下,也可以正常上岗,员工缺乏食品安全意识。如中国质量新闻网近期走访调查的傣妹火锅店,在走访的其中一家门店中,店内的女服务员将洗好的菜板放在垃圾桶上切西红柿做汤底,丝毫意识不到对消费者食品安全造成的侵害;店内的工作人员制作食材,鲜少见戴一次性手套,让调查人员看得十分恶心。

二、前后厅:仓库脏乱差,消毒不彻底,苍蝇常见,缺斤短两。

顾客购买的菜品中常现异物,菜品不卫生,性价比低。如陵水某快餐店被投诉,消费者反映餐厅售出的烤鸡腿堡吃出活体虫子;而市民黄先生和朋友在海口市“十八碗”餐厅就餐时,在油麦菜中,吃出绿色塑料胶带;火锅店在给顾客食材时,缺斤短两已成为业内盈利“普遍规则”。

三、后厨:厨师“任性”、外卖偷吃、餐具脏水清洗。

餐具不卫生,菜品不卫生,难以保证质量。眉州东坡是老字号餐厅,但店内的工作人员在清理后厨时,却脚踩操作台打扫卫生,在炒菜锅内洗鞋套;北京致美斋饭庄被曝厨师随意“尝顾客的菜”,传菜员直接拿起顾客外卖盒中的饭菜放入口里。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提高了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视程度和查处力度。去年,市场监管部门获知北京市华莱士快餐店炸鸡掉地继续使用等食品安全问题的线索后,立即对涉事门店进行现场检查,针对其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依法吊销涉事门店食品经营许可证,对门店主要负责人罚款19.57万元,对直接负责人罚款3.68万元。随后,北京市、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内华莱士门店及其原料配送中心进行了全面排查,责令现场整改17家,立案查处11件。

天津北李妈妈菜被曝后厨员工用洗菜盆洗衣物并用炒勺搅拌等食品安全问题事件后,天津市市场监管委立马行动,对“北李妈妈菜”所有门店开展检查,关闭全市10家门店。同时,有关部门对“北李妈妈菜”实行了非常严厉的处罚: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对其法定代表人王某、总厨邵某分别处以150000元、96850元罚款;王某、邵某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在规范整改的同时,监管部门还出台了政策法规来约束餐饮从业者的行为,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2020年9月29日印发《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在落实餐饮服务提供者主体责任方面,《方案》把规范连锁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作为重要的内容。要求连锁餐饮企业总部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其经营门店(包括加盟店)的食品安全指导、监督、检查和管理。鼓励连锁餐饮企业总部对各门店原料采购配送、人员培训考核、食品安全自查等进行统一管理,提升门店食品安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实施智慧管理,通过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促进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等。

移动互联给生活带来了近乎神奇的变化,从生活场景到生活品质再到生活体验,都可以用“丰富多彩”“日新月异”来描述,餐饮行业的变化正是这种时代的缩影和写照。人和互联网正处在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互动状态和过程中—人们的需要推动了互联网的升级,而互联网的升级又改变和带动了人们新需求的产生。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美,是这种变化的主题词和大趋势。人们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单纯的吃饭,还要吃环境、吃氛围、吃情调。餐饮行业是与人们生活关联最密切的行业,也是关注度最高的行业和监管最严格的行业,随着餐饮行业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的出现,也必然带来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对监管提出新的挑战。但正如人们所感受到的那样,餐饮的品质正在变得越来越好。互联网+餐饮将会带来行业的变局和洗牌,这个行业的未来会比科幻小说更加精彩。

相关标签: 餐饮 食品安全 火锅店

展开全部